黄哲伦谈到了他对这部自传体戏剧在百老汇上演的期望。
2007年,黄哲伦创作的颠覆性喜剧《黄面孔》在外百老汇的公共剧院(Public Theater)首演,获得了奥比奖,并入围普利策奖候选名单。如今,该剧在百老汇重新上演,由曾获得托尼奖提名、音乐剧《Suffs》的导演莉-西尔弗曼(Leigh Silverman)执导。在这部被黄哲伦称为“不可靠回忆录”的作品中,1988年凭借《蝴蝶君》获得托尼奖的剧作家将一个虚构的自己;“DHH ”置于故事的中心。
该剧巧妙而幽默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模糊了事实与虚构的旅程。它重温了1990年因白人演员乔纳森-普莱斯(Jonathan Pryce)在音乐剧《西贡小姐》(Miss Saigon)中饰演欧亚裔主角而引发的亚裔角色选角,俗称“黄面孔”争议所引发的历史事件。这部作品还探讨了针对其父亨利-黄(Henry Y. Hwang)的指控,以及亚裔美国人在美国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偏见。黄哲伦的父亲是一名银行家,他在剧中的形象是“HYH”,由于上世纪 90年代末针对他的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竞选捐款调查,他所珍视的美国梦破灭了。
目前,《黄面孔》在百老汇的复排由金大贤(《迷失》和《天堂执法者》)饰演作者的替身DHH,奥比奖得主弗朗西斯-觉(Francis Jue)饰演DHH的父亲。最近,我与剧作家就他的自传体式戏剧创作进行了交谈。